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5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47篇
财政金融   115篇
工业经济   477篇
计划管理   1020篇
经济学   795篇
综合类   311篇
运输经济   26篇
旅游经济   28篇
贸易经济   382篇
农业经济   288篇
经济概况   46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354篇
  2013年   287篇
  2012年   445篇
  2011年   523篇
  2010年   373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的调查数据,测算在燃料消耗量为5.0L/100km情景下家庭乘用车的直接能源回弹效应,并采用二分类Logistic法分析影响家庭乘用车直接能源回弹效应的因素.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家庭乘用车平均直接能源回弹效应为20%;不同居民家庭乘用车的直接能源回弹效应差别较大,存在超级节能、零回弹、部分回弹和回火效应;户主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购买新车意愿、车辆行驶里程、出行偏好等因素对家庭乘用车超级节能和零回弹效应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2.
估计和预测城市居民收入变化对家庭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对城市家庭消费部门构建低碳能源供应体系,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估计了中国28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家庭三类能源消费的直接碳排放量,建立了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来识别城市家庭能耗碳排放增长和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与储蓄水平的提高对于家庭碳排放有显著影响;城市家庭收入和储蓄的增加会抑制家庭燃气碳排放的产生,但对于城市家庭用电碳排放和城市家庭采暖碳排放,则表现出显著的推动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了家庭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相似文献   
43.
利用2003—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从集聚质量和深度的视角探究了产业协同集聚对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协同集聚与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呈显著的"U"型关系;但相对于集聚深度而言,集聚质量的提高能够显著推动全要素能源效率较早越过拐点从而进入上升阶段。机制检验表明,当集聚质量和集聚深度均较低时,产业集聚会通过规模效应显著抑制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而当集聚质量和深度均较高时,产业集聚则通过技术效应显著促进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此外,对于不同地区而言,东部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能够率先摆脱产业协同集聚的抑制作用而进入上升阶段,中西部地区则需要在更高的集聚水平上实现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攀升。  相似文献   
44.
张万里  宣旸 《经济管理》2022,44(1):27-46
“十四五”规划指出,要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使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目前,中国制造业存在能耗高、污染严重等问题,在智能化发展迅猛的时代背景下,深入探究其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机制,实现智能能源、智慧能源的目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04-2016年中国省级平衡面板数据,使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分析智能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并研究技术创新、环境规制和外商直接投资的调节作用。得到的结论如下:(1)智能化促进能源效率,即增加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2)随着技术创新水平提高,智能化对能源效率的提升作用加强;(3)环境规制加速智能化对能源效率的正向作用;(4)随着外商直接投资增加,智能化更加促进能源效率;(5)不同地区智能化对能源效率的作用不同,西部地区智能化的作用最弱,但调节作用最大。政府和企业要通过提高技术创新、完善环境规制和合理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等方式来应用智能化技术,提高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45.
我国扶贫工作重点已进入新阶段,从消除绝对贫困向缓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相对贫困转变,从解决收入贫困向解决多维贫困转变,从重点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向统筹城乡扶贫转变。能源是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能有效反映福利水平。了解我国城镇家庭能源消费的基本特征、准确测度能源贫困水平与分布,有助于为今后扶贫工作提供资料基础和科学管理依据。本文构建消费者能源消费决策分析框架,并运用第一次中国家庭能源消费调查数据,考察居民收入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并对中国城镇家庭能源贫困状况进行测度。研究发现,居民收入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S型非线性关系,能源价格、家庭特征、地域特征等因素在能源消费决策中都发挥重要影响。我国城镇家庭相对能源贫困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能源可支付性问题。能源贫困率在20%左右,其中电力贫困程度更为严重,超过25%。家庭收入增长、户主受教育程度提高、城市电力基础设施的普及、城市环境规制水平的提升会显著降低城镇家庭陷入能源贫困的可能性,而电力价格上涨会显著增加城镇家庭陷入能源贫困的概率。  相似文献   
46.
以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市场化进程对终极控制人特征与企业创业导向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层次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整体强度方面,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具有更强的创业导向,终极控制人存在两权分离的企业的创业导向比不存在两权分离的企业更强;选择倾向方面,国有企业和存在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资产增值型创业导向;市场化进程负向调节终极控制人特征与创业导向选择倾向的关系,这说明市场化进程的提高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终极控制人创业导向选择中的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47.
2019年,虽然油气产量稳步增长,但是受经济下行、国际油气价格下跌影响,炼厂开工率与油品销售量双降,国际大石油公司的经营业绩由升转降。国际大石油公司因势利导主动调整发展策略,采取多种举措增储上产、稳定收入,持续在资源优势区域和需求高增长区域优化产业链布局,通过提升海外经营资产集中度、优化资源配置与组合、获取较低成本油气资源、主动拥抱数字化和智能化等经营策略,提升全产业链价值创造能力,向低碳化、清洁化、数字化综合性能源公司转型。这些动向为中国石油企业拓展业务领域、实现能源转型、提升盈利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会。  相似文献   
48.
朱彤 《技术经济》2023,42(2):1-10
天然气和煤炭价格暴涨是当前全球能源危机的新特点。能源危机这一新特点隐含着能源安全风险来源的变化: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取代地缘政治成为影响能源安全更重要和更持久因素,尽管后者仍是影响能源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适应能源安全风险新变化的能源安全的理论“逻辑”转变,即从能源供应安全向能源系统韧性的转变,并基于能源系统韧性的逻辑分析了我国能源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新逻辑下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9.
文章从热泵技术原理、分类以及山西地区热泵应用自然条件和现状出发,选取应用案例对热泵和城市集中供暖的经济性进行比较,说明其在节能减排、经济性方面的优势,指出供电公司在热泵推广应用中可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50.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hetoric of four energy transitions. It begins by summarising research on the intersection of fantasy, technology and the sociology of expectation. It then looks at how ideas of progress, modernity, cheapness, abundance and hope influence the way society perceives new energy technologies, causing them to overestimate benefits and underestimate challenges. Our rhetorical analysis finds in case studies of steam engines, gasoline automobiles, hydroelectric dams and nuclear reactors that newly ‘discovered’ sources of energy or newly invented technologies are always assumed to provide infinitely abundant energy and to have the potential to create positive utopian changes in society. We conclude by noting the salient implications of these rhetorical themes for energy planners, analysts and schola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